夏天來了。在城市的街道上,陽光透過椰樹油綠而舒展的葉片,投下點點光斑,斑駁了行人前行的腳步。
再到鄉野山間轉一圈,你會發現樹木紛紛展現著最美的姿態:檳榔翠綠高挺,穗子般的花從樹干高處探出頭;橡膠樹齊整有秩,隨膠刀劃過流出濃稠的膠乳;不論是花梨、沉香,還是油茶,都踩著春夏交替的節拍,褪去青澀,盡顯蔥蘢……
“六棵樹”迎風招展,各有風情,一樹挨著一樹,海南島的風姿便一點點鮮活起來。
瓊島樹茂千家綠
如果說,哪種樹能成為海南人民的精神象征。高大挺拔、樹形優美的椰樹必定當仁不讓。
一則最樸素的定律適用于瓊島各地——椰林在哪兒,人煙便在哪兒集聚。行車城市,高大的椰樹是道路兩旁忠誠的衛士。置身鄉野,如綠傘般高高撐出的椰樹,包裹起喧囂,還村落以恬靜。
瓊島椰景圖。王家儒 繪
椰風海韻,婆娑椰影總與濤聲相伴相攜。文昌市龍樓鎮淇水灣,金黃色的沙灘上散布嶙峋礁石。不知從何時起,椰樹的根便扎在這些礁石中,它們粗糙有力的軀干破石而出,向海的方向延伸,高大得令人敬畏。葉子在海風中來回晃動,勃發的樹與湛藍的海相映成趣。
椰樹、檳榔樹同為棕櫚科植物。外地人初來海南,很容易將兩者混淆。初看檳榔,頗似小號椰樹。檳榔的樹形更纖細,也更秀氣,果實的形狀與橄欖果相似。海南的一些村落,民房周邊種滿了椰子樹或檳榔樹,它們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村樹”。
除了椰樹和檳榔樹,橡膠樹也是讓海南人感到親切的熱帶樹種。橡膠樹遍布全省,僅國有膠林種植面積便接近350萬畝,是我省極其重要的經濟樹種。
車行鄉村,常穿過一片片排列有序、枝葉繁茂的林子,這便是橡膠林。人們用秀美來形容橡膠樹。它軀干高大,卻不甚粗壯,樹冠茂盛,確無太多雜枝,仿佛只顧著朝天空的方向長高長大。走進橡膠林,會有陽光透過頭頂的枝葉灑下來,灑在由厚厚落葉鋪就的地毯上。人們閉上眼睛,便可以聽到風穿林而過發出的聲響,聞到草木散發的清香。
走在海南的鄉野間,“個頭”不高的油茶樹有時也會映入眼簾。囿于習性,油茶樹好像不喜見人,高山深處、背風山嶺,是它偏愛的居所。
油茶樹樹形低矮,葉片小而厚實,枝條纖細,平日里十分低調。倒是在秋天,白花開滿枝頭,才忽而讓人驚艷一次。
相較于隨處可見的椰樹、橡膠樹、檳榔樹,花梨樹、沉香樹、油茶樹身影難覓。不過,它們扎根于山野,若有明月相照,其形象也頗顯清雅隱逸。
天地之間萬物競生,樹是其中最普通也是最有魅力的代表之一?!傲脴洹迸畈L,本身就是一幅錯落有致的海南生態圖景。
相伴相依情滿枝
“六棵樹”裝點景致,更寄托鄉愁。人與樹,相伴相依,在互動中有了默契。
“創客”云永悅毅然辭去在深圳的工作,回鄉創業,在文昌東郊鎮開辦民宿。
“鬧時爬椰樹,饞了揀椰子?!睂υ朴缾偟韧辽灵L的海南人來說,隨處可見的椰樹是寶樹,滿載童年的純真快樂和離鄉后的淡淡鄉愁——年少時和小伙伴一起爬樹摘果,飲盡甜美椰汁,再“解鎖”椰肉的花樣吃法;房前屋后和農田邊界,種上幾棵“地界椰”,便圍出了一戶和樂人家;靜靜等待,直到一顆椰子長出椰寶,再鑿開品嘗……
很難說人們對于椰樹的喜愛,是源于用途,還是品格,或兩者皆有。
海南人與橡膠樹的情愫,親近之余還帶著一絲壯烈。它是人們排除萬難、艱苦創業的見證。從來沒有哪種樹如它一般,背負著一段沉甸甸的奮斗史,成為中國近代實業發展的縮影。
去年1月萬洋高速旁的膠林紅葉景觀。特約記者 吳文生 攝
“受長輩影響,農場的孩子沒有不會揀膠種的?!辟僦菔刑m洋鎮,自小在原藍洋農場長大的簡純平回憶說,在物資匱乏的童年,橡膠林是天然游樂園,揀膠種是最有趣的游戲。
往往是聽見“啪”的一聲,膠種成熟落地,孩子們的競技便開始了。他們跑過去,撿起胖乎乎的膠種,然后競相評比,決出高下?!皩Υ笕硕?,球狀的膠種最好種植,我們卻最喜歡橄欖形的,因為它擲得遠、飛得快?!焙喖兤秸f,圓圓的膠種一般“充公”交給長輩,剩下的膠種孩子們用來投擲或打水花。
林中樹,自成風景。院中樹,平添幾分親近。
瓊海市博鰲鎮南強村,村口的老花梨樹像是村莊的忠誠衛士?;ɡ鏄浜?,是村民莫澤海家的百年老宅。青磚、木窗、石板路,宅子精致而古樸。前些年,他將老宅修繕一新,并在前后院里種植了一些花草,開起了民宿——“花梨人家”。
酷暑時節,莫澤海在老花梨樹下支起茶桌,供村民、游客歇腳。人們坐在樹蔭里,暑熱消散了大半,談天說地,怡然自得。
“六棵樹”郁郁蔥蔥,海南人對生活的熱愛,為一枝一葉注入了新的生命。
四時常綠景常新
如今,人們在與“六棵樹”和諧共處之余,總思索著,如何將這份默契延續。
在定安縣母瑞山地區,人們在山林深處栽種油茶樹。每年金秋十月,村民們三五成群,或挑著籮筐或背著竹簍上山摘山茶果,歡聲笑語讓平時寂靜的山里一下子熱鬧起來。
白色的油茶花。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當地村民依據食藥同源的生活經驗,用油茶應對一些常見的疾病或傷痛:喉嚨干癢疼痛,以油茶入飲食,便可緩解;跌打損傷,連擦幾日茶油即可疏解。
就連榨油剩下的渣,在村民手中也有妙用。少女將它搗碎用于護發,頭發黑亮柔順;漁民將它混進魚餌,油香引得魚兒連連上鉤。
在保護中開發,也是延續人與樹緣分的錦囊妙計。
在屯昌縣坡心鎮,創業者李偉請來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的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嘗試在沉香林下套種斑蘭,以提升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在儋州市那大鎮北部灣大道的盡頭,西聯膠園靜靜佇立已百余年?!皹涫亲匀伙L景,也是文化資源?!苯衲?,海南農墾旗下的海南橡膠、西聯農場公司、旅游集團等企業,著手對西聯百年膠園的價值進行再發現、再探索。
時光匆匆,在山水間、阡陌里、庭院中,“六棵樹”抽枝發芽、開花結果,以舒展的姿態繪就了四時不敗的瓊島風景。
來源丨海南日報
記者丨鄧鈺
» 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瓊B2-20070017-6 HSF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
企業郵箱: 3538774633@qq.com
聯系電話: 0898 -68580160